明光市苏巷镇:为红白事“瘦身” 为文明乡风“加码”
“我们要倡导移风易俗,把人情负担减下来,让人情新风扬起来。”“买房、买车、开业不请客不收礼,不互相攀比,不铺张浪费。”日前,明光市苏巷镇“厚植文化底蕴 助力乡村振兴”晚会火热开演,由“文明新风管家”志愿服务队创排的《移风易俗倡文明》节目引起群众热烈反响。
据了解,今年以来苏巷镇已开展“文明实践赶大集”“纳凉集市送清凉”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0余场,受众达5000余人。活动中,“文明新风管家”志愿服务队通过快板、说书等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典型事例,引导村民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
苏巷镇文明新风管家志愿者走村入户宣传移风易俗。赵星亮 摄
“以前我们这里的红白事,乡亲们喜欢大操大办,结婚宴、祝寿宴、升学宴,有的甚至连孩子周岁也要办个宴席,家里一年‘随份子’就得花一万多元,真是‘吃不消’啊!现在经过宣传劝导,群众的观念得到很大改变,办事从两三天减少到一天,只邀请部分亲戚,办事花费能节约一大半。”说起村里的乡风尤其是人情随礼这方面的变化,苏巷镇“大支客”褚言友感触很深。
以褚言友为代表的“大支”们在村里“说得上话、管得了事”,具有天然的“人缘”。他们结合当地民俗礼仪,事先介入,上门劝导宣传,帮群众算清“经济账”“人情账”,有效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
苏巷镇利用“厚植文化底蕴 助力乡村振兴”晚会倡导文明新风。赵星亮 摄
从2023年开始,苏巷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搭建文明新风管家劝导平台,吸纳当地20名“大支客”、6名“红娘”组建“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充分发挥其人头熟、威望高的优势,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说变化,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新事新办、丧事简办,让广大群众逐渐放下人情“面子”,展现出精神文明的“里子”。“以前我们都是各干各的,现在镇政府把我们都集中在一个队伍,颁发证书,给了身份,干起事来更有动力了。”褚言友对记者说。
为进一步将人情减负落到实处,苏巷镇积极探索人性化服务措施,建设“新风堂”1处,作为村民集中办事场所,免费提供炊具、餐具、桌椅等。苏巷镇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走村串户上门劝导,积极宣传移风易俗。自服务队成立以来,已促成“喜事新办”15起、“丧事简办”70余起,配合农村文化市场整治巡查300余次,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有效遏制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随礼偏重等陈规陋习,为红白事“瘦身”,为文明乡风“加码”。
苏巷镇新风堂。刘继川 摄
“正是有了众多‘文明新风管家’的引导,村风、民风得到改善,村民素质得到提升,文明实践之花在苏巷大地绽放。接下来,苏巷镇将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苏巷镇宣传委员吴承翔说。(记者 罗宝 通讯员 刘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