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全民参与,让城市靓起来,更让文明扎下根—— 文明“赶大集” 新风有“管家”
6月27日晚,明光市老体育馆门口霓虹闪烁,充满欢歌笑语,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2025第二十五届“明光之夏”纳凉集市暨明光街道庆“七一”专场活动。
现场不仅有《红旗颂》《母亲是中华》等歌舞、乐器表演,还有党史、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有奖问答,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台前同样热闹,惠民政策、防溺水等知识宣传,针灸刮痧、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6月27日晚,明光市中医院的志愿者在“明光之夏”纳凉集市上,为市民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聂琴琴 摄
从最初单一的文艺晚会,到如今集文化展演、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纳凉集市”,这场坚持了25年的夏日之约,已成为明光老百姓夏夜最温暖的记忆。“多少年了,纳凉晚会一直坚持办,让咱们老百姓茶余饭后有了一个好去处,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表演,享受志愿服务,大家都喜欢!”市民陈文超对记者说。
近年来,明光市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全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之城,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每名群众。
在明光街道花园社区新改造的明珠苑广场,路灯明亮、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社区居民或在健身步道上休闲散步,或坐在长椅上聊聊家常,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尽情玩耍。而就在不久前,这里环境还是脏乱差,也没有什么设施,居民路过都要绕道走。
明光市嘉山公园。胡万里 摄
明光市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坚持综合开发与老城改造齐抓并进,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全力补短板、强功能,切实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截至目前,该市已谋划实施创城项目285个,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包括独体楼)200余个、背街小巷1100余条、广场游园25个。
文明创建让城市靓起来,更要让文明扎下根。“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明光市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创新打造了“文明实践赶大集”“明光之夏纳凉集市”“剋BA”“抱团科普”“飞燕宣讲团”等特色活动品牌,将文化服务、文旅品牌、政策宣讲、便民惠民活动等送到群众家门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形成了“阵地流动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常态化、参与全民化”的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径,也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处处可见、时时可感。
明光市15分钟阅读书房。王绪波 摄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覆盖到哪里。以‘搭台子’‘摆摊子’‘赶大集’的方式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培育文明乡风,获得精神滋养。”明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明富说。
明光市组建起152支村级“文明新风管家”服务队,481名农村“大支”化身文明劝导员,主动上门提供礼仪指导,引导群众破除陈规旧俗,倡导节俭办事、低彩礼新风。现在,大操大办的少了、人情往来的负担轻了,公交婚礼、零彩礼等新风尚渐成气候,移风易俗“积分制+”,引导群众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今,文明之花已在明光市处处盛开。目前,涧溪镇鲁山村、三界镇三界村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镇,女山湖镇、苏巷镇、石坝镇苏郢村被表彰为省级文明村镇。2021年以来,明光市获评“中国好人”3人、“安徽好人”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