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文旅局:一个公益性岗位钉牢一块文化惠民阵地

时间:2020-11-04 00:00:00
来源:

       “姓名:田欣彤,建议:这样的辅导活动我觉得很好;姓名:梁璐,建议:我希望书屋能办画画的辅导;姓名:沈浩田,建议:我想在书屋里看更多过关于国学方面的书······”这些内容都是明光市三界镇梅郢村文化协管员兼农家书屋管理员胡合英在文化志愿服务建议台账中一笔一笔记下来的,既说明了三界镇文化站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的工作实效,更折射出一名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守牢文化惠民阵地的辛勤付出。

       主动奉献,把书屋“钉”在孩子们身边。

       现在,当你驱车驶入明光市三界镇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就是经过人居环境改善后的乡镇新街区,这里建筑整齐、道路干净、绿化美观,在临街门面中有一处门头特别醒目“小桔灯爱心工作室”,门口还挂着“梅郢村农家书屋”公示牌,镇上的孩子们都喜欢在课余时间来这里找他们的“胡奶奶”。一来是因为这里离镇中心小学很近,是孩子们回家的必经之地;二来则是因为书屋里舒适整洁,每天都有文化协管员和文化志愿者在这里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开展活动,父母把孩子们放在这里很放心。

         可谁又知道,这么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竟然是文化协管员胡合英的自家门厅呢?这还要从以前的梅郢村农家书屋说起,梅郢村的老农家书屋位置偏僻、空间局促、设备老旧,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2019年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后,胡合英一家搬到了乡镇街区的新家,那时,为了帮助镇里解决临时性的场所紧张问题,胡合英主动将自家门厅贡献出来,当做农家书屋。从此,这里不仅成为镇里人读书休息充电的地方,还成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文化站着力打造的文明实践和文化惠民阵地。“像梅郢村农家书屋这样在老百姓身边的文化阵地,我们还要继续发扬光大!”该镇文化站负责人这样说。

       优质服务,把文化“钉”在孩子们身心田。

       为了切实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让书香成为群众尤其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三界镇通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的免费开放,更换一批新的书架,书桌、电脑桌、空调等设备。阵地建立起了,胡合英为自己定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书屋成为身边乡亲们心中的文化乐园,作为退休的民办教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完全可以胜任为孩子辅导作业的工作,“既然我家门厅就是农家书屋,那来书屋看书的就更是‘自家孩子’了!”胡合英经常这样说,所以他非常注重孩子们的需求,他经常自费打印出各类作业讲义,帮助孩子们课业辅导。年初,疫情期间,农家书屋虽临时关闭了,但为了让农家书屋服务不打烊,为了方便更多读者居家线上阅读,她组建了梅郢村读者微信群群,就如何下载安装使用数字书屋APP整理了一份详细的说明,并在群里一遍一遍不耐其烦地指导读者线上阅读,既为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生活增添了书香,也为安抚群众情绪提供了很大帮助。

       长此以往,农家书屋在镇、村里有了人气和名气,镇文明实践所和文化站,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为了把胡老师的做法发扬光大,组织全镇的机关单位人员,创建了“小桔灯”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并把志愿服务工作室设在了梅郢村农家书屋,30余名文化志愿者轮流排班,每天都有人到书屋帮助胡老师辅导孩子阅读和功课,并把镇里优质的文化资源带到农家书屋与之共享,大大提升了文化惠民阵地额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作为文化协管员,胡合英还积极谋划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筹建了村腰鼓队、广场舞队等群众文化队伍,积极协调节目排练,参加各类比赛,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向外界展示了本村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是老民教,退休了,既然在这个公益性文化岗位上,我就要多做公益,把我们镇村尤其是孩子们的文化活动搞好!”这正是这位奉献在公益性岗位上的文化协管员的心声,公益性岗位的岗位价值在这里得到充分显现。

 



通知公告
文明聚焦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