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农家书屋:念好“四字诀”实践文明服务民生

时间:2020-06-15 00:00:00
来源:

       今年以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及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明光市文旅局和图书馆以建好、管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场所为目标,念好“防”“拓”“融”“传”四字诀,发挥好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依托农家书屋集约化运用基层文化资源,使农家书屋的人气指数不断攀升,成为村民们“愿意来、方便来、待得住”的精神乐园。

       念好“防字诀”,体现责任担当,线上做好防疫宣传、线下筑起防疫阵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明光市农家书屋,第一时间响应,全部暂停开放,活动暂停举办。同时明确了要结合居家防控的客观实际,顺势而为,增强数字农家书屋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村民开展线上阅读。为此,文旅局发布50多部线上防疫主题作品,并鼓励村民自编自演线上作品,其中潘村镇农家书屋自编自演了快板书,共同加强线上交流。在做好线上阅读服务的同时,书屋管理员积极投身线下防控,带着小广播不间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劝阻村民的不理智行为,帮助、安抚、管控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把好村口防控岗哨,做好本地人员流动管控;发挥岗位优势,通过快板、说唱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病毒防控知识,营造了以“读”攻毒,安心“宅”家的疫情防控氛围。

       念好“拓字诀”,拓展延伸书屋的服务范围,盘活用好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一方面通过出版物更新、图书流转、数字阅读推广等措施,为提升书屋人气指数,延伸服务范围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推进“四点半阅读”流动服务,拓展延伸书屋文化阵地。通过场馆率先垂范,基层书屋全面铺开,探索流动服务功能的长效机制;通过增强阅读服务的流动性,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为特定的人群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通过丰富阅读活动的文化形式,融合基层文化资源,彰显书屋文化惠民功能,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获得感。筑牢阅读服务阵地是拓展书屋服务功能的基础,以品牌活动促进书屋延伸服务是发挥农家书屋文化惠民作用的主要途径。

       念好“融字诀”,书屋与各项重点工作融合发展,打造服务基层的多功能文化平台。明光市文旅局把农家书屋视为优化基层公共服务、促进民生工程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善作善成。一是注重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融合发展,开展了未成年人安全健康系列教育培训和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凸显了文化惠民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契合度,让农家书屋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农家书屋更好地发挥功能。二是重视为脱贫攻坚提供文化支撑,明光市农家书屋“小康路上·你我同行”农技讲座,共组织了30场次,服务农户500余人次,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农家书屋突出“科技+故事”模式,不仅向农户推荐农业丛书,开展农技培训,而且还通过讲述身边的脱贫故事,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切实做到扶贫又扶志。

       念好“传字诀”,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关爱未成年人,彰显书屋主体功能。明光农家书屋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市文旅局从增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性出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将农家书屋的经典阅读活动同“送戏进万村”、乡村春晚等主题文化活动相结合。其中市图书馆在春节期间组织30个农家书屋共同举办了“共度书香年·手拉手送春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农家书屋里,村民写、送村民,3000多幅对联烘托出全市农家书屋浓浓的年味和书香气。传承传统文化重点在于对未成年人的文教和德育,为此文旅局和图书馆组织各村农家书屋积极行动,加大力度关爱未成年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市图书馆下沉到村农家书屋开展“灵迹大讲堂”,举办“小小手艺术沙龙”系列活动,通过带领留守儿童绘画、剪纸、制作线装书,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各地农家书屋也积极通过错时开放、优化空间布局、动员社会公益力量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开辟更加舒适、宽松的学习阅读空间。

       “十四五”即将开启,明光农家书屋将继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服务民生实践文明,助力脱贫攻坚,让明光城乡共沐书香共享文明。

CpYIol7nK4qAL0YxAAGKWsEZTEg355.jpg

通知公告
文明聚焦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