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文旅局“三举措”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
在全国疫情防控逐步向好,各地纷纷推进复工复产复课和促进消费的大形势下,明光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充分摸底我市各乡镇、街道及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复工复产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深入的研判,决定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惠民工程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合发展,旨在全社会营造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的宣传氛围,为复工复产复课提供强有力的道德和文化支撑。
一、督导各级公共文化部门增强文化惠民工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协调性,在日常工作中实现同频共振。
文化惠民工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两者之间具有广泛且深入的共通性和互补性,在顶层设计上都讲求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有课程(活动)、有硬件保障;在宣传内容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传理论、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科技,其中文化是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在具体实施中两者都必须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络,都要求做到点面结合、统筹各方、整合资源。
因此,明光市文旅局结合年度民生工程考核及基层文化站所考核,督导各级公共文化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从资源配置、人员配备、工作机制和重点项目活动开展等方面主动且善于同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加强协调,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补齐各自短板,共同完成好弘扬时代新风,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任务。
二、动员文化从业人员涵养“四德”,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不仅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宣传员,还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者,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服务者,更是维护公序良俗、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缔造者和捍卫者。所以文化从业人员更应该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要求,捍卫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培育家庭美德、提高个人品德。
为此,明光市文旅局根据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线下防控到位、线上服务拓展”的特点,依托明光市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从登记注册、参与活动、激励嘉许等方面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行全流程监督、动态化管理;通过加强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常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工作精准到位等举措,充分调动了文化从业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发挥了专业特长,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文化惠民服务,提升了文化宣传和道德宣讲的实效性。
三、鼓励各级公共文化部门加强智力投入、机制创新,促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诸多方面中,文化教育服务活动是重要一环,但在复工复产的大环境下,明光市文旅局要求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要创新工作机制,不仅要突出地方传统和文化特色,引导群众传承优良习俗、弘扬传统文化,更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做到“两个精准”,即:精准发现复工复产群众的迫切需求并能够精准调整各项工作衔接及流程安排。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要在确保防疫措施精确到位的前提下,通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好空间优势和资源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恢复和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者:魏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