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遍明光!文明实践就在你我身边
2019年10月,明光市入选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明光各地聚焦目标任务,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聚合各方力量,创新体制机制,文明实践进一步做深、做实、做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明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正成为群众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开展农业、卫生服务等志愿服务的平台。
群众在哪里 宣讲就到哪里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任务之一。
聚焦首要任务,明光市委党校根据全市乡镇街道数量将“飞燕”宣讲团分成17个大组,每个大组再按照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个数划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3至5人,与全市各个行政村结对子,确保理论宣讲触角能够延伸到“神经末梢”,特别是在主题宣讲活动中,能够快速动员、迅速行动,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地深入村组屋场、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宣讲。
“飞燕”宣讲团成立以来,共开展宣讲145场次,受众12000多人,所到之处掌声不断、赞声不断,群众纷纷表示“希望组织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飞燕”宣讲团理论宣讲走进明东街道魏岗村
张八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青年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让党的创新理论得到及时传播。
在老党员张德忠家中,志愿者关心询问他的家庭情况,送上《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一书。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志愿者朗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文。听完志愿者的朗读,张德忠展示了自己的全家福,他激动地说:“感谢中国共产党,我们现在一家过得非常幸福。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我真的非常自豪”,并表示自己不愿多大年龄,都会为中国共产党事业尽自己的力量。
张八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青年志愿者为老党员送学上门
人人成为文明实践参与者
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各地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文明实践参与者。
明光市在建好中心、所、站阵地平台的基础上,探索以网格化创建作为突破口,推动文明创建劲头不减、高潮不断。把为民服务作为网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践行什么”的工作思路,设计专门的志愿服务项目,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的四步工作法,打造了社区“七彩服务”“亭下恳谈会”“流动协商议事会”“流动小马扎”等社区服务品牌,网格化管理也逐步成为老百姓参与文明实践、实现邻里守望和群众自治的重要平台。
社区干部和网格志愿者在吕郢社区共同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美化巷道环境
田间、地头等都成了文明实践的自发性阵地。“益农”志愿服务队、“田间课堂”等文明实践活动在明光大地如火如荼开展。
“益农”志愿服务队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扶什么”的服务理念,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点单配送服务,为群众提供服务“大餐”。围绕艾草、绿豆、稻虾等特色产业发展,根据群众“订单”下“菜单”,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下田头,抓培训、强帮扶、送服务。今年以来,志愿服务队已组织专家型志愿者35人,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单式”培训56场次、6450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益农”志愿服务队在明东街道魏岗村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活动
明光市文联组织摄影、美术、诗词、作家协会部分会员前往潘村镇紫阳村南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走进“美丽南曹”文艺采风创作活动,同时,联合潘村镇开展明光文艺轻骑兵走进“美丽南曹”文艺演出活动。
文艺演出活动现场
走进社区,走进乡村,面对面同频同心交流,依托“网格化”精准把脉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明光市卫健委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当地广大乡村群众健康查体和咨询就医提供了便利,活动现场免费为前来问诊的群众进行了血压、血糖检测,志愿者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意识,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明南街道义诊活动现场
创新机制 激活文明实践
激发文明实践内生动力,需要在创新制度、探索机制上下功夫。2020年9月26日,明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标志着明光志愿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也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明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团结全市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努力让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
明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代表合影
嘉禾社工青年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信息来源:张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