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司法局“五结合”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结合党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各类会议、专题讲座、观看红色电影、观看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报告等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全体干警更加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指导工作、生活实践。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经常组织干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引导干警深刻领会熟练掌握新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疫情防控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印制《疫情防控知识》《给居民的一封信》共2900余份,在包保小区向居民散发,张贴宣传画280余张,悬挂横幅2条,制作宣传栏2个,张贴《给居民的一封信》和《明光市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0号)》《给浙玉花园春秋小区居民的一封信》,向居民发放浙玉花园和耿家巷疫情防控期间临时出入证。利用移动音箱和车载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政策、通告、防护知识、快板书、“三句半”、顺口溜、正能量歌曲对疫情防控进行宣传。我局在卡口严格落实值班制度,每天安排三班值班人员,每班由值班领导带2名工作人员在包保小区、卡口配合社区和物业人员对外来人员、车辆登记,督促居民佩戴口罩出入,共登记车辆270余辆、来访人员140余人。排查返乡人员排查全覆盖,劝散打牌和聚集人群43次,外出居民登记4600余人,严禁进入小区人员130余人、车辆71辆。
结合普法宣传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扎实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以“进社区、进包保小区、进乡村、进农贸市场、进企业”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工作,共发放涉疫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深入企业开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之送法进企业、进工地系列活动11场次,发放涉疫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把法治安全带回家”宣传活动,通过发放法律读本、宣传资料、解答家长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共发放《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总则》《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条例》等宣传册5000余册,宪法年历、手提袋、围裙等宣传品3000余件。开学前,专门印制了《加强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宣传单页10000余份,在各中小学开学之际开展“法治同行之进校园”活动。
结合法律服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惠法律服务的实施方案》,制定了16项措施,全力支持和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抓好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和12348安徽法网线上法律服务,充分利用热线、网络服务平台等法律服务途径,接受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法律咨询,线上解答法律问题300余人次,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30多条,有11名律师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对40余家企业提供劳务合同、房屋租赁等各类法律服务70余次。组建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三个法律服务组,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形成公共法律服务整体格局。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印发了《关于在全市统一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的通知》,组织律师、法援志愿者在汽车站、工厂、工地、贫困户及返乡农民工家中开展专项维权宣传活动。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免于经济困难条件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保证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不隔天”。组建了一批由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律师成立的农民工律师维权团,确保农民工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截至目前,共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56件。
结合矛盾化解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升级版,成立了“明光市矛盾调解中心”,医疗纠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环境保护纠纷、商会、退役军人等9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驻,聘用了9名具有相关法律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同志充实到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中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积极探索创新多元化解机制,以诉调对接多元化解工作为抓手,与明光市人民法院联合,搭建了诉调对接网络平台,今年以来共办理诉调对接案件89件,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作者:丁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