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桥头镇:农家书屋成为老百姓的知识“充电站”
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功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桥头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村级农家书屋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民生工程,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群众搭建起了学习知识的平台,给农村居民提供了一个充实生活的好去处,并有效解决了看书难和借书难的问题,真正为打通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最后一公里”助力。
一是抓好管理,搭建知识“充电站”。每村设置的农家书屋不少于30平方米,藏书千余本,配备专门农家书屋管理员,按图书分类有序摆放;并配套了书架、桌椅,空调,电风扇,环境整洁,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借阅制度,确保书屋图书管理规范化;定期对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号召志愿者加入其中壮大管理服务队伍。
二是依托书屋,开展多样化活动惠民生。丰富的活动充实了读者的书屋时光,定期开展的书香飘农家、四点半阅读、诗朗诵、文化讲堂、健康讲座等系列活动,让群众静下心来享受乐趣;同时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对于妇女就推荐食谱、养花等书籍,对于种养户推荐种养类科技书籍,是致富好帮手,对于学生就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读物,让群众轻松解决阅读“拦路虎”;同时宣传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以及惠民民生工程政策,让广大群众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新时代、新思想、新理论,转变守旧的思想观念,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时代的潮流中去。自从农家书屋免费开放,这里的群众每天络绎不绝,大家纷纷表示现在要经常学习,给自己“充充电”,才能不落伍。
三是延伸功能,老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农家书屋延长开发时间,方便学生放学和节假日脱离学校监管、家长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有了好去处,来这里读书写字、相互交流难题,图书管理员和志愿者还为留守儿童讲解学习上的疑惑;读书之余,书屋工作人员、志愿者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关爱,农家书屋是课堂也是乐园,告别了看书难、看报难的困境,使空巢老人在这里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真正成为“家门口的精神乐园”。
农家书屋虽小,起的作用却很大,真正成为了最基层群众的“充电站”。(作者:郁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