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柳巷小学志愿服务队闻“汛”而动,共筑坚固堡垒
汛情之下,柳巷小学志愿服务队就地转为防汛救灾队,树立标杆,发挥着模范榜样的力量,逆行而上。
暴雨如注,江湖水位猛涨。进入7月,多轮大范围强降雨袭击我市,江河湖泊水位迅速上涨,明光市汛情不断升级,多数小型水库溢洪,淮河柳巷段超设防水位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时刻,明光市柳巷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闻“汛”而动,认真落实防汛预案的要求,在防汛抗灾第一线巡查防守,迎难而上,团结奋战,凝聚起防汛抗灾的强大合力,筑起抗击洪水的坚固堤防。
7月20日起,由于柳巷段水位不断上涨,在接到防洪指挥部的动员安排后,柳巷小学的志愿者队伍第一时间赶赴潘家洼行蓄区,在柳巷全力做好村民安置撤离工作。志愿服务队紧急抽调20人采取驻村入户方式 ,及时宣传劝导村民按期搬家离户;普查人员安置及家庭财产信息;帮助村里孤寡空巢户、困难户、养殖户等家庭做好重要物资及人员转移;及时排查查封安全撤离家庭。时间就是生命,志愿者们入户调查、登记、动员,从下午5点奔波到凌晨3点才休息一会,接着又继续投身柳巷村的群众撤退动员工作。
汛情就是命令,汛情就是责任。接到明光市教体局的通知后,校长朱永利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带领志愿服务队进行巡逻巡堤,安排后勤保障等诸多工作,千头万绪,忙至深夜才能得以休息片刻,凌晨又再行动起来。此次的抗洪过程中,志愿者中涌现出了一批不怕苦不怕累的典型模范,教师胡成佩、周涛、丁宏标、傅其成不分昼夜巡逻淮河大堤,河岸边潮湿蚊虫多,但他们仍然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排查渗水区域。大部分志愿者是住在柳巷的,从抗洪抢险工作以来,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从未回过家一次,在帮助群众转移撤离时,也顾不上自己家人的转移。他们中间无论年纪多大,干活做事却从不含糊。由于柳巷小学是教体局防洪作战的指挥部,除了每天的巡堤工作外,志愿者们巡堤外的时间也毫不松懈,极力协助做好防洪的后勤保障和物资发放工作。
7月28日,受淮河、女山湖持续高水位影响,位于潘村洼南端外圩凌晨破堤,洪水漫过安淮圩、丰收圩一路向潘村洼南部最后一道防线—苏堤涌来。凌晨5点,王后敏、阚少康、王海涛、丁家发、刘开宏等闻“汛”而动加入抢险队伍,有的甚至带病上阵,纷纷投入战斗。灌沙袋、扛沙包、垒沙袋,人人身先士卒、个个冲锋在前,没有一人叫苦叫累。连续的奋战,累了就席地而坐喘口气后再接着干,饿了就啃口方便面喝口水再投入战斗,手磨烂了、肩膀勒破了,全然不顾,所有人都在拼命加速抢时间、赶速度,保卫大堤、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整整连续二十多个小时奋力拼搏......像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查汛情、巡堤坝、清杂草、入户登记、转移人员财产物资,迅速深入群众最需要、汛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的地方,构筑了抢险救灾的坚实“堤坝”。
柳巷小学志愿服务队把队旗插在圩堤上,为了确保圩堤内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在自己的巡查范围内筑起了防汛救灾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