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寒假变得不太平凡。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也改变了我们对寒假和开学的理解。
不同的“战场”,一样的“战疫”
这个假期里,老师们个个成了防疫“宣传员”“网格员”“话务员”“直播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体教师迅速行动,凝心聚力、共同战“疫”。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学校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严抓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校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奏响了疫情防控最强音。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会议精神,落实防控细则,构建起疫情防控的责任体系,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学校领导、班主任、包保教师通过班级工作群、QQ群和电话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学生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强化学生及家长的防疫意识和技能。及时向家长和学生转发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热点,做好正面宣传和典型引导。
虽然不能深入战“疫”一线,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更没有豪言壮语,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学校构建起“学校领导--各处室负责人—班主任—任课老师”四级预防控制体系,每个责任人每天认真排查学生居住状况,精准统计学生健康信息,及时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发布《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家长和学生告知书》,全校师生按照“一人一档”建立疫情防控信息档案,确保全覆盖,不漏一人,切实将防控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全力织密健康防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筑牢防控“主体墙”。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一个“局外人”,更没有一个“旁观者”。疫情在前,党员不退;冲锋在前,干部不休。社区值守,志愿服务,踊跃捐款,连线学生……每一处,都有教师们坚实的脚步,坚定的身影,坚毅的眼神,和一颗颗热烈跳动的坚强的心。校长杭士玉在学校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上强调:“每个人要做疫情的抗击者、做防控的示范者、做稳定的维护者、做教育的践行者。”“我们会用更坚决的态度、更严格的举措、更果断的行动,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控疫情是每个人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虽然不能像医护工作人员一样奔赴一线,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切实践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三尺讲台能育人,战“疫”前线显担当
“实体课堂不在,师者责任不改”。 在非常时期,学校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具体要求,制定了线上课堂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延期开学工作专题会议。坚持分级管理、分步实施原则,明确了推进线上学习的任务分工。各年级又通过视频召开了班主任及备课组长会议,在搭建钉钉空中课堂基础上细化了线上教学的细则。分年级召开了全体教师视频会,就学习内容、学习时段、辅导方式、双师制落实等做了详尽的要求。
“疫情虽可怕,学习不落下”。 学校遵循“延迟开学但不延误教学”的宗旨,守稳“生命健康”和“教学质量”两条底线,全力确保教师“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学校精准施策,加强关爱,确保疫情期间建档立卡户学生95人、贫困家庭学生94人、残疾学生9人、孤儿5人均能网上在线学习,切实做到“摸底,一个不漏”,“学习,一个不落”,“ 辅导,一个不少”。
“起床喽”微信里出现了班主任熟悉的声音;“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回答?”钉钉群里传来了别开生面的提问方式;“快乐运动时间到了,放响音乐,让身体动起来”体育老师提出了今天的训练要求。学校制定了线上学习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要求各科老师每天进行任务布置、作业检查、个别辅导和线上答疑解惑,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老师成为了学生的“主播”,书房变成上课的“教室”,手机、电脑、电视成为了上课的“黑板”。
“停课不停学,宅家照样学”。为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老师们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学习建议,发送电子复习材料,推荐阅读作品等,组织探究性预习,鼓励学生进行居家体育运动,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防疫知识学习等,有效做到“停课不停学”。牵手家长,共同参与寒假延长期内的线上教学活动。根据各年级、各学科的特点,运用视频、音频、照片相结合,在线批改评价学生作业,并运用视频、微信在线答疑,及时把作业上交情况、完成情况通报家长。QQ在线作业、微信、钉钉等平台,都成为老师的远程教学和交流的工具,视频、音频、照片都成了老师批改的作业。定期召开不能见面的“云端”班会,以疫情为契机,把灾难变教材,举行线上升旗仪式,上好开学教育第一课,引导学生关注疫情态势,分享抗疫感人事迹,传播正能量。教育学生要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价值,让家国情怀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心中,增强爱国情感,立下强国志,实践报国行。面对疫情大考,学校全力做到德育教育不下线,情感关爱不断线,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你我同行战疫情,携手共进学不停
3月7日,学校拉开了新春走基层走访的序幕,老师们走大街,串小巷;爬高楼,行阡陌。移动于楼层之间;移动于巷道之间;移动于城乡之间;移动于田野之间;移动于深情的春天里……
此次走访以党员干部为主体,本着“访家境、知生情、促成长”的原则,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人人力求学好”的要求,耐心询问、了解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困难,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走访,是访学情、解学困、是舒情绪、增感情、更是塑形象。我们期待着在走访中以贴近社会、贴近家庭、贴近家长、贴近学生、贴近特殊时期的学情的方式增进感情,以此赢得支持、赢得认可、赢得形象,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
九年级和高三年级首先开展了“防疫保学” 大走访春风行动,此后,其他四个年级纷纷从线上走到线下,从线下走进了学生的家。一个在非常时期的务实之举正如雨后春风滋润着二中的学子;一个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正劲吹着二中的校风教风学风。非常时期,特殊的相见,质朴却也醇厚的师生情,总是更易打动人心。
疫情期间的走访,让家长们倍受感动与欣慰,感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的深切关爱和春天般的温暖。家长们看到老师的到来,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学校的举动让家长感到很温暖”;有的家长早早的在小区门口迎候,话语中带着敬佩:“你们二中对学生真的非常负责,对学生充满关爱,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把学校的关心变成学习的动力”;留守儿童自觉性不够,自控力较差,监护人再三要求家访老师:“多督促,严要求,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有些逆反心理的学生,看到老师们的到来,竟说出了很感人的一句话:“感谢老师的家访,我要培养感恩意识,牢记父母的辛苦,用优秀的表现报答老师、学校”;走进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家庭,走访老师向家长宣传了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并鼓励这些学生:“要自立自强,乐观面对眼前的困难,铭记父母的不容易,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走访活动对激发学生们特殊时期发奋学习、立志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融洽了家校关系,加深了师生情谊。进一步拓宽了育人途径,提升了育人成效。
香樟树的阵阵芬芳,香甜浓郁、沁人心脾。春已至,花已开,病毒终将被战胜。我们盼望着阴霾散尽,和学生们一起回到春花烂漫的校园。疫情能阻挡我们的脚步,但不能阻隔我们对学生的责任和爱!静待花开,期盼着久违的朗朗书声,熟悉的青春笑脸……(作者:冯卫东 曹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