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2022年第四季度“明光好人”名单公示
明光市2022年第四季度“明光好人”名单
(11组11人)
一、敬业奉献类(5组5人)
1.赵玉龙,男,回族,1956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明光酒业酿酒总工程师,敬业奉献类好人。赵玉龙1976年参加工作,1979年加入明光酒厂做酿酒学徒,先后任车间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工会主席、酿酒总工程师。40多年来,赵玉龙始终坚守纯手工酿造,刻苦钻研酿酒技艺,不断完善和创新老明光酒酿造工艺。除此之外, 他还培养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酿酒传承人,其中7人荣获安徽省酿酒状元称号,30多人获评省级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赵玉龙获评2002年“安徽省劳动模范”、2011年“安徽省轻纺行业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周峰,男,1980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任明光市三界派出所教导员,敬业奉献类好人。自1999年从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周峰23年扎根基层,坚守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最前线,共破获案件500余起,亲手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2022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周峰连续奋战两个多月没有回家。2022年10月3日,周峰上午配合乡镇全员核酸并推广反诈APP,下午走访调查一起银行卡被盗刷案,晚上巡逻至9点后回所整理材料,深夜23时许,周峰在执行一级勤务期间劳累过度、突发疾病,不幸因公牺牲,年仅42岁。周峰获评2022年敬业奉献类“滁州好人”荣誉称号。
3.陈军,男,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城管执法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敬业奉献类好人。自2017年被安排进明光市城管执法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从事数字城管网格信息采集工作以来,陈军工作行程累计数十万公里,巡查足迹遍及市区每一条街巷,查找、发现、收集、取证、上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万多件,其中排查处置重大安全隐患类案件800多起。陈军秉持着“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实际行动为城市排除了安全隐患,筑起了一道公共安全防火墙。
4.华超,男,2000年3月生,明光市公安局潘村派出所辅警,敬业奉献类好人。2022年9月14日中午12点左右,华超和同事在明光市富民大道上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因为下雨路滑,华超在追赶嫌疑人陈某途中不慎崴脚,但他强忍疼痛依然狂追2公里,最终成功抓获陈某。事后经检查才发现华超左脚面骨裂。华超勇抓嫌疑人的事迹被央视网、安徽网、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滁州公安在线先后报道和转载。
5.李胜国,男,1950年5月生,明光市潘村镇紫阳村南曹理事会成员,敬业奉献类好人。自2019年担任南曹理事会成员以来,李胜国挨家挨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带动246户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挪走草垛73个,扒掉废弃猪圈35个,清理杂物200余车,购买树苗1100棵,新建水泥路约4公里,绿化面积260余亩,新铺设下水管道1900米。同时,李胜国还加入“南曹梦园志愿服务队”,在村邻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入户宣传新办简办,有效推进了移风易俗工作。李胜国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用行动诠释了使命,用作风展现了担当。
二、助人为乐类(4组4人)
1.杨井龙,男,1953年7月生,明光市石坝镇王桥村村民,助人为乐类好人。作为王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特邀”宣讲员,杨井龙积极参加理论宣讲活动,将晦涩的理论政策转变为接地气的方言,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对周边邻居进行二次宣讲,并取得了热烈的反响。此外,杨井龙还热心帮助邻里,自掏腰包购买公用设备,带头捐钱支持村庄修路。杨井龙用自己的热心和真情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2.万永玲,女,1978年5月生,滁州汽运有限公司明光城市公交分公司工作人员,助人为乐类好人。2022年1月18日下午,万永玲驾驶公交车,行驶到明光市世纪广场站台附近时,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摔倒在地,无法起身,万永玲立即停车上前,询问受伤女子情况并将人搀扶上车,在联系上对方家人后,万永玲按照对方家人的意思将受伤女子安置在二中路站台,之后才放心驶离,事后,受伤女子家属为万永玲送来了一面致谢锦旗。万永玲还曾将突发急病的孩子及时送医;将迷路的小女孩送到派出所;捡到并归还乘客丢失的钱包、银行卡、现金等物品。万永玲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了不平凡的光彩,诠释了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真正意义。
3.张中蔡,女,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嘉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助人为乐类好人。张中蔡于2017年创建明光嘉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她带领社工志愿团队常年关怀孤寡老人生活、传授残障人士技艺、关爱青少年成长,累计开展公益爱心活动2000余场,惠及老人、儿童、残障人士4500余人。张中蔡获评2014年明光街道“民生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明光市优秀志愿者”、2020年“明光市最美社区工作者”、2020年“滁州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4.王玲,女,1963年12月生,明光市矛盾调解中心聘用调解员,助人为乐类好人。王玲2019年牵头创立明光市“爱不释手”婚姻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矛盾夫妻”200多对,她的电话成了“求助热线”。她坚持多年如一日做好事,做善事,做公益,12年来带领“每月一善”志愿服务团队帮助2800余名高考生义务填报高考志愿,资助100余名留守儿童、老人和大学生。王玲获评2022年助人为乐类“滁州好人”、第七届“明光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三、孝老爱亲类(2组2人)
1.刘昭娣,女,1985年7月生,明光市明光街道张湾村村民,孝老爱亲类好人。2021年,刘昭娣的婆婆突发脑梗,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刘昭娣和丈夫商量后,毅然决定放弃工作,留在家里照顾婆婆。她自学了按摩,每天按时给婆婆喂饭、做按摩;主动帮婆婆清理大小便、换洗衣物;带着婆婆去医院做康复治疗。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刘昭娣夫妻俩花费近10万元,但她并没有丝毫怨言。刘昭娣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2.雷成瑶,女,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张八岭镇岭北村扶贫专干,孝老爱亲类好人。雷成瑶的丈夫常年患有慢性疾病,身体状况不佳,她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不仅承担了丈夫的治疗费用,还每天变着花样给丈夫做营养餐。2017年,丈夫的慢性病演变成了癌症,雷成瑶没有被苦难打倒,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她每日悉心照料丈夫穿衣洗漱、喂饭按摩;鼓励丈夫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陪伴丈夫求医问药,忙前忙后,没有半句怨言。在她体贴入微的照顾下,丈夫的病情终于逐渐好转。雷成瑶用辛勤的付出和执着的坚守诠释着大爱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