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明光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
第七届明光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组织开展了第七届明光市道德模范推选活动。经属地推荐、系统推荐、群众推荐和评委审议,市道德模范推选活动组委会确定了26组32人为第七届明光市道德模范候选人。按照工作程序,现将候选人主要事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从即日起到2021年12月3日止。对候选人如有意见,请在截止日期前向市道德模范推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反映。
联系电话:8036567;电子邮件:mgwmb@163.com。
一、敬业奉献类
1.鲍铁柱,男,汉族,1984年12月生,共产党员,明光市信访局工作人员,曾任潘村镇中淮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党总支部书记。2018年4月鲍铁柱作为安徽省委组织部第七批选派驻村扶贫干部到潘村中淮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2020年5月,兼任潘村镇中淮村党总支部书记。在3年多的驻村扶贫工作里,与村两委干部和群众战疫情、斗洪魔、促脱贫,在2020年底,带领全村62户162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争取到扶贫资金530万元,先后建成了扶贫大棚、肉牛养殖厂房等7个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由驻村前10万元增至60余万元。
鲍铁柱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欧阳永久,男,汉族,1965年3月生,中共党员,于1985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生前是明光街道龙山社区工作人员。在炮火猛烈的战场上,欧阳永久不畏苦难,不怕牺牲;在文明创建工作中,他每日深入辖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也始终坚守防疫一线,开展人员排查和中高风险地区返明人员核酸检测工作。2021年8月3日下午,在前往疫情防控值班点的途中,突遭车祸,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56岁。
欧阳永久荣获“滁州好人”荣誉称号。
3.姬茂云,女,汉族,1963年9月生,安徽明龙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任董事长后,在姬茂云的带领下,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企业走过了艰难的创业、成长和迅速发展的道路,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明龙”牌白酒连续三届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她兢兢业业,敢为人先,奋斗拼搏,不忘回馈社会,扶贫,救助困难职工,帮扶贫困大学生都有她的身影。
姬茂云荣获滁州市光彩事业先进个人、滁州市十佳创业女性、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4.李祥,男,汉族,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明湖学校教师。李祥老师从教20年来,工作中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做好学生成长的指路人,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所带班级荣获2020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在文明校园、文明城市创建中,他积极为教育系统发声,多篇报道在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安徽科技报、滁州日报上发表。
李祥荣获安徽省教育宣传先进个人、滁州市教育宣传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5.蒋立丰,女,汉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明南街道林圩村的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自担任林圩村党总支书记以来,蒋立丰带领林圩村广大干群苦干实干,举全村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到2019年12月,全村56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几年来,她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积极谋划申报各类项目39个项目,累计投入4470.04万元,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得到整治、村集体经济到达壮大。这几年,林圩分别被滁州市委、明光市委分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蒋立丰荣获滁州市劳模、滁州市十佳扶贫村干部和滁州市“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
6.张伟,男,汉族,1984年4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丰安凤,女,汉族,1988年3月生,明光市人民医院ICU护士;余露,女,汉族,1989年1月生,明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三人系明光市援鄂医疗队队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举国抗疫的关键时刻,明光市人民医院3名80后医护挺身而出,主动递交请战书参与抗疫,奔赴武汉,分别参与了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武汉协和医院等病区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张伟荣获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党员先锋”荣誉称号,丰安凤、余露荣获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先进标兵”荣誉称号。
7.曹士庆,男,汉族,1951年9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苏巷镇水利站职工。曹士庆牵头成立了陆郢组整治环境村民理事会,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党小组+村民组+村民理事会”“三合一”乡村治理模式,带领陆郢组103户,378人创造了苏巷镇村庄环境整治“陆郢模式”,彻底改变了家乡的脏乱差面貌。“陆郢模式”被写入《安徽省2020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向全省推广。
曹士庆荣获滁州好人荣誉称号。
8.杨民,男,汉族,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三级警长。从警23年,即使心脏做过大手术,每天都要服药,杨民仍始终坚守岗位扎根一线,他以满腔热血和赤胆忠诚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2020年7月18日,杨民因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倒在了防汛抗洪指挥调度的工作岗位上。
杨民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滁州好人荣誉称号。
二、助人为乐类
1.刘家林,男,1978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明光市张八岭镇张八岭村人。2020年疫情期间,刘家林向慈善协会捐款1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并自费购买2000余只口罩和200公斤消毒液,捐赠至张八岭镇政府。他主动加入疫情防控宣传志愿队伍,驾驶自家车辆,使用车载广播走村入户宣传防控政策。近年来,他经营苗木产业,带动4户贫困户顺利脱贫。2018年,他主动调用自家长臂吊车,积极帮助救援被困洪水的14名群众。
刘家林荣获滁州好人荣誉称号。
2.齐学娥,女,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4月生,明光市蓝天救援队队长;卢政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12月生,明光市蓝天救援队医疗组长;顾长化,男,汉族,1977年6月生,明光市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兼财务组长。三人自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地域救援、人员搜救、防汛抢险、疫情防控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三人共参与搜救约300余次,共搜救80多名遇难人员。共参加公益关爱活动1000余次,帮扶资助贫困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2000余人。
齐学娥荣获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卢政江荣获滁州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荣誉称号,顾长化荣获全国蓝天救援协调中心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3.王玲,女,汉族,1963年12月生,无党派人士,明光市矛盾调解中心调解员。王玲是明光市“爱不释手婚姻调解室”创始人。她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做善事、做公益。她的服务对象都是弱势人员,包括矛盾中亟需帮助的夫妻,困境中需要帮助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考后需要帮助填报志愿的高考生,还有老人赡养中出现问题的家庭。几年来,王玲成功调解上百对夫妻矛盾,帮助上千个高考生填报志愿,资助留守人员数百人。
王玲荣获滁州市司法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胡合英,女,汉族,1956年10月生,共产党员,明光市三界镇村民。胡合英带头组建“小桔灯”爱心工作室,并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学习其他课外知识,服务时间从工作日延长到全周,胡合英的“小桔灯”越点越亮。立冬之后,天黑得早,每到傍晚,胡合英的“小桔灯”总会按时“点亮”,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如今,该村有30余位留守儿童在“小桔灯”下找到一方安静的书桌。
5.苏显梅,女,汉族,1968年7月生,明光市张八岭镇白米山社区居民。提起苏显梅,周边邻居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勤劳能干,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颗助人为乐的热心肠。今年103岁的吴万忠老人,无儿无女,双目失明十几年了,独自一人生活。邻居苏显梅在自身是低保户、身体状况不太好的条件下毅然担负起了无偿照顾老人的重担。寒来暑往,苏显梅就这样默默地照顾老人,已经十多年了。
6.崔瑾,女,汉族,1988年8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崔瑾自2006年起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工作,累计献血量达3700ml,2015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9年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她还成立“手护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
崔瑾荣获明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美护士、明光市民政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明光市“最美逆行青年”等荣誉称号
7.李荣,女,汉族,196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慈善志愿者协会(原社会扶贫联合会)会长。李荣带领扶贫联合会创新“1+5”扶贫新模式,促成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501户贫困户“结亲”进行“一对一”帮扶,为378户贫困户提供562个就业岗位,关爱贫困老兵120人,资助贫困大学生35人,关爱留守儿童100多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策划公益义演、募捐扶贫济困,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荣荣获滁州优秀女性、滁州市三八红旗手、滁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三、见义勇为
1.陈福军、许乃军、杨永庆。陈福军,男,汉族,1958年5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税务局退休税干;许乃军,男,汉族,195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税务局退休税干;杨永庆,男,汉族,1959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明光石油分公司退休干部。面对小区单元楼汹涌的火势,住户陈福军挺身而出,拿起灭火器第一个冲进着火的楼道,在烟熏火燎中凭着强大的意志力成功扑灭大部分明火,随后赶到的邻居许乃军、杨永庆通力协作,将剩下的明火完全灭掉,成功化解了一场居民小区消防安全事故。
三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2.侯海军,男,汉族,1992年4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林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2021年9月1日晚20时许,侯海军偶遇南湖公园某处一女子跳湖轻生,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将轻生女子从湖中救起至安全区域,并拨打110报警电话。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侯海军始终陪伴女子身边,耐心劝解、安抚情绪,避免了惨剧的发生。他英勇救人的事迹被今日头条报道。
3.陈夕飞,男,汉族,1988年11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2020年2月20日,陈夕飞在池河大道某宿舍区疫情防控值班期间,其所在辖区内一老人向他求救,其老伴因洗澡时煤气中毒昏倒在地。陈夕飞迅速赶往事发现场,积极果断采取救助措施,处置险情,使得煤气中毒老人得到及时救助,脱离了生命危险。
陈夕飞荣获全省法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许业精,男,汉族,1992年10月生,明光农商银行三界支行信贷会计。2020年12月16日凌晨,三界支行旁边一居民楼发生火灾,身为三界支行的员工,许业精关键时刻临危不惧,第一时间报警,精准描述火情。他迅速拿出灭火器与邻居一起参与灭火,十几个灭火器很快用光了,只能暂时延缓火势的蔓延。面对着浓烟四起,火光四溅的环境和冒着被灼伤的风险,许业精立刻赶回支行院内,拿起水泵与迅速赶来的火警官兵们成功解救了5户家庭的生命安全。
5.唐德爽,男,汉族,1995年7月生,明光市西环路派出所辅警。10月7日凌晨0时许,西环路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辖区张湾大桥某处有一男子跳河轻生。唐德爽到达事发现场后,只见河中央有人影浮浮沉沉,轻生者身处湍急的河水之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危急时刻,唐德爽不顾个人安危,果断跳下河水救人,经过20多分钟的生死营救,他咬紧牙关,克服体力透支和水温过低的困难,将轻生男子拖上了岸,并及时送120救护车抢救治疗。
四、孝老爱亲
1.方亚华,女,汉族,1982年5月生,苏巷镇牛郢村周郢组务农。方亚华,苏巷镇牛郢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媳妇,用她平凡的爱与付出,诠释了不平凡的孝道与坚守。婆婆双目失明,公公脑梗,还有个智力残疾的叔叔,1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在她的影响下,儿女都以她为榜样,传承着孝老爱老的良好家风。方亚华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
方亚华荣获滁州好人荣誉称号。
2.李青平,女,汉族,1966年9月,明光市自来桥镇杨港村村民。在上有公婆、下有儿女的情况下,李青平扛起责任,主动照顾因病去世大哥家的两个孩子,把14岁的侄子和12岁侄女抚养成家,并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同时,李青平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八十多岁公婆的生活起居。
李青平荣获明光市最美家庭,滁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五、诚实守信
1.徐龙平,男,汉族,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严把质量,龙利得公司早在2000年就在上海包装印刷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徐龙平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真诚求信誉,以务实求发展”的理念,多年来,徐龙平始终坚持按合同办事,从不拖延向客户许诺的交货日期。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刺骨寒风,准在许诺时间内将货物送上门,赢得了广大供应厂商的一致信赖。
徐龙平荣获第二届安徽创业创新领军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包装印刷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2.刘璧祥,男,汉族,1955年3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必强铸钢有限公司总经理。2000年刘璧祥创办的张八岭米厂因多种原因,企业亏损,欠下债务600多万元,濒临倒闭。但他执着坚守,向社会作出庄严承诺:“绝不退缩,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坚决还清债务”。二十年来,他信守承诺,带领一班人勇于创业,又创办了铸钢厂、酒厂等企业,相继偿还债务500多万元,债务仅剩下100多万元。“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还清所有债务。”刘璧祥掷地有声。
3.赵佩剑,男,汉族,1978年8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赵佩剑热爱公益事业,自2000年以来,累计献血4200毫升,在一次的无偿献血中,他毅然签下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志愿书,2020年7月3日上午,经过注射五天“动员剂”的赵佩剑躺在安徽省立医院11楼血液科的病床上,历时近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为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的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32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医护人员和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志愿者的见证下,实现了心中的夙愿,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赵佩剑荣获滁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4.岳彩伍,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明光市皖东大酒店总经理。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岳彩伍作为餐饮协会会长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牵头餐饮协会发布行业停业倡议书,作带头关停了皖东大酒店,承诺无偿全额退还酒店定金。同时他积极践行作为一名党员的承诺,在防疫战斗中,他带头冲锋,多次为贫困村苏巷镇吉庄村、蔬菜物流集散地徽商大市场等卡口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在文明创建中,他自发成立了红色志愿者——“党员先锋队”,落实文明创建任务。
岳彩伍荣获明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明光好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