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东街道:寻找民俗中的团圆味
“在我们明东,一到中秋,烙糖饼、吃糖饼是少不了的。我们都是从父母那一辈学来的手艺。”明光市明东街道大纪村村民祁立翠拿起面剂子,熟练地擀平、包馅、塑形、摊平,再放进电饼铛烤制10分钟,一个个金灿灿、圆团团的糖饼就出了锅。
9月27日下午,明光市明东街道在大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举办了一场“寻找记忆中的团圆味”——“烙糖饼·话团圆”民俗文化传承活动,邀请村民们一同烙糖饼、话家常。志愿者何佳秀早早准备好已醒发的面团和磨细拌匀的芝麻馅,下午三点不到,村民们已早早来到活动现场,有在家中掌勺多年、手艺娴熟的阿姨们,也有小朋友体验节日氛围的家长们,更有想和长辈们学习烙饼手艺的年轻人。
阿姨们聊着家长里短,手里却毫不停歇,案板上很快就摆满了待烤制的饼胚。志愿者拿起面团,向身边的小朋友一步一步演示制作流程。参加此次活动的李河山是一名返乡就业的90后,看着阿姨们熟练地烙好一锅锅糖饼,他回忆起吃糖饼解乡愁的时光:“以前在外地上学,每年中秋假期后返校,父母都会给我带上一些家里烙的糖饼。一吃糖饼,就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而另一位年轻人王泉则表示,现在许多家庭到了中秋都是买糖饼,总觉得少了一些节日氛围,希望以后能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既能找到大家庭热热闹闹过节的氛围,也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
“烙糖饼是我们身边的民俗,是许多人的乡愁记忆,但往往得不到年轻人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贴合群众生活习惯和喜好的活动,带动更多年轻人关注中秋节等传统佳节,关注本地的优秀民俗文化,建立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明东街道大纪村党总支书记苗东国如是说。
据了解,明东街道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在深入调研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策划举办了“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寻找民俗记忆”等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特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带头人作用,鼓励辖区群众自发组建花灯、旱船等文艺队伍近30支,在春节、中秋等节日和庙会等民俗节日期间,为广大群众送去接地气、受欢迎的文化活动40余场。(赵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