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明光:坚持党建引领 壮大集体经济
白云寺村地处明光市自来桥镇东南面,共有居民990户、3300余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86人。2014年,因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下、基础设施薄弱、贫困人口发生率较高,白云寺村被列为贫困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总支把党员凝聚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3.4万元,成为远近知名的“百万村”。该村党总支被授予“滁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总支书记黄方林先后被评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皖美村支书”“滁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通过书记带班子、班子带党员、党员带群众,不断提高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一是抓政治学习。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积极组织学习讨论活动,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纪录片,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抓思想教育。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使廉政观念深入人心,让村干部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廉洁为民干工作。采取年初履职承诺、年终述职评议的方式,把班子成员思想凝聚到强村富民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三是抓班子配备。面对村干部年龄老化、农村产业人才稀缺问题,党总支拓宽视野、广招人才,通过换届选举,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补充一批新鲜血液进“两委”班子。同时,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做好新发展党员的培养工作,为村级事业发展储备干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谋划特色产业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盘活集体资源、深化村企联建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盘活资产,有效固本强基。对闲置村级土地、山芋窖、竹园、农家乐等资产进行盘活利用,通过租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9.15万元。同时投资新建光伏发电收益分红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20.19万元。二是优化服务,增强造血能力。秉持构建优势互补原则,与明光市留香泵业有限公司、明光市祥云矿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村企联建,通过纠纷调解、劳务服务等方式拓宽村级收入增收路径。三是因地制宜,实现产业增收。注重挖掘本地资源禀赋,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主导产业,逐步完成蔬菜钢构大棚项目、养鹅大棚项目、恒温甲鱼大棚项目、甜叶菊大棚项目、稻鳖混养项目和白云寺村农家乐等项目,村集体收入逐年增长。
发挥党员群众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群众事情无小事”,提高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参与度,使得党总支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让党总支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干部带头,采用“五用好一保障”模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用好理事会、用好能工巧匠、用好产业收益、用好资源优势、用好历史传承,分片管护,形成长效机制保障。探索“合作社+村+群众”的环境整治新模式,打造笪郢组示范点,对陈岗组等五个村民组开展“五清一改”,完成甄港水库渠道硬化等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逐步打造宜居舒适的居住环境。